中巴友誼正深深根植于兩國人民的心中
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第一線,中巴兩國技術人員奮戰在一起,涌現出許多感人故事。很多巴方普通民眾,通過投身中巴合作項目建設,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,改善了家庭的生活狀況。
光伏組件是光伏發電的核心部件,其表面清潔程度直接影響著發電量。中興巴基斯坦光伏電站起初采用人工清洗,但300兆瓦的組件每月僅能完成兩次全面清洗,僅能提升5%左右的發電量。不到20歲的馬蘇德剛從大學畢業,被譽為小神童,現在在這里任工程師。一天午休時,他找到項目負責人,吐露了設計清洗機器人的想法。第二天,他便帶來了自己的機器人方案,雖然某些地方略顯稚嫩,但這種勤于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感動了同事們。如今,電站開始嘗試引進清洗機器人,專門委派他負責跟蹤安裝和調試,馬蘇德也因此掌握了先進的清洗機器人設計思路,在他身上科技創造價值的故事也激勵著巴基斯坦年輕人。
卡西姆電站在建設期為當地直接創造逾3000個就業崗位,在運營期每年將提供約500個就業和培訓機會。在招聘100個運營維護員工崗位時,竟吸引了1.6萬人報名。22歲的小伙子薩烏德·汗便是這“千軍萬馬”之中的一員。為了幫助新員工盡快掌握專業知識、提高業務能力,中國電建安排百名新員工到甘肅崇信電廠接受集中培訓。在這個與卡西姆電站技術參數相近的電廠里,巴方員工在實踐中直接獲得電站運行管理經驗。薩烏德·汗驕傲地說:“這里(崇信電廠)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!”如今,百名新員工已順利結業分批返巴,將全面參與電站1號機組分部試運和系統調試。
思想火花碰撞不止,文化交融樂此不疲,熱忱、執著與友誼已經融入中巴員工的靈魂深處。兩國員工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實現著個人與社會不斷發展的夢想。中巴友誼正日益深深根植于兩國人民心中。
| 上一頁 |
| 第 [1] [2] [3] 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