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間氨氣泄漏致一死兩傷
事發河池化工集團公司,系供氣管道在維修過程中突然破裂造成泄漏
廣西新聞網-南國早報河池訊(記者黃乒賓)6月5日晚8時55分,河池化工集團公司發生氨氣泄漏事故,致三名工人死傷,其中一人死亡,一人重傷,一人輕傷。
據河池市安監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,事故發生于該公司的合成車間。當天該車間供氣管道發生故障,工人們從下午就開始維修,晚飯后又繼續修。事發時,共有三男一女四名工人在現場。維修過程中,一條供氣管道突然破裂,氨氣噴射而出,正在操作的那名男工瞬間吸入大量氨氣,他搖搖晃晃走出幾米后倒地昏死過去。在他身旁協助操作的兩名男工亦受傷。他們身后的女工因距離破裂的管道稍遠,且反應敏捷逃生及時,所以沒有受傷。
發現險情后,該公司撥打120、119和110,并啟動應急預案,緊急疏散廠區所有人員,派出搶險應急隊進入現場救援。
據參與搶險的人員介紹,戴著空氣呼吸器的消防員趕到后,馬上架起高壓水槍,射向泄漏點稀釋氨氣。同時,全副武裝的搶險人員進入泄漏區,關緊氨氣輸出閥門,切斷泄漏源。
據參與執行警戒任務的民警回憶,當時遠遠看去,在強烈燈光的照射下,只見合成車間上方白茫茫的一片,氨霧籠罩了數百平方米的車間,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,令人窒息。
事故共造成三名工人死傷,他們均為男性。死者40多歲,剛從造氣車間調到合成車間不久。重傷者30多歲,呼吸困難,全身皮膚紅腫、糜爛;輕傷者聲音嘶啞,雙眼刺痛流淚,自行用清水沖洗后仍無法睜開眼睛,于是也被送往醫院。
據河池市安監局監管二科張科長介紹,他們當晚11時20分左右趕到現場時,因未佩戴空氣呼吸器,被拒絕進入警戒區。站在警戒區外,仍能聞到刺鼻的氨味。后來,該科一名副科長經過允許后,冒險進入事發車間,拍攝了出事管道的照片。從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,管道已經變形。他介紹說,按照安全生產制度,維修供氣管道前,應當先關閉氨氣輸出閥門。因此他分析,一種可能是工人們沒有關緊閥門;另一種可能是,發生破裂的不是正在維修的管道,而是旁邊的仍在供氣的另一條管道。至于管道破裂的原因,無疑是設備老化。不過,這些仍只是初步的分析。具體的事故原因,還要進一步調查。
河池市消防支隊金城江大隊大隊長施興佐告訴記者,河化集團組建有專職消防隊伍,擁有數輛消防車。河化集團所在的金城江區六甲鎮距離市中心有數十公里,當金城江消防大隊的消防車趕到該公司附近時,對方打來電話稱,救援已結束。
據介紹,2005年12月31日中午,該公司氨氣庫曾因一個輸出管道的閥門破裂而致大量氨氣泄漏,幸虧當時工人已下班,未造成人員傷亡。在當地網站論壇上,有自稱河化集團職工的網友說,河化集團屢屢發生安全生產事故,生產設備老化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■相關鏈接
氨氣中毒
氨氣是高度水溶性、無色、堿性的刺激性氣體,可用于制造化肥、制冷劑,亦可用于炸藥、染料、塑料和一些藥物的生產。吸入氨氣后呼吸道損傷的程度直接與氨氣濃度、接觸時間、吸入深度有關。急性吸入低至中等濃度的氨氣會引起大量流淚、咽部刺激和咳嗽,可產生肺水腫和化學性支氣管炎。接觸高濃度的氨氣會引起喉頭水腫、氣管炎、支氣管痙攣和黏液分泌亢進,可產生非心源性肺水腫和支氣管肺炎,數分鐘可引起窒息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