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新聞網-廣西日報象州訊 象州縣在爭創全區“第五輪文明縣城”中,按照“不求最大、但求最佳”的建設目標,把建設優美人居環境作為文明創建的一項重要任務,全面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,城市交通、園林綠地、供水、供電、排水、環衛、防洪等基礎配套設施日趨完善。 象州縣自2004年被評為“區級文明縣城”后,繼續把創建全區“第五輪文明縣城”作為加快縣城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舉措,舉全縣之力爭創“區級文明縣城”兩連冠。近年來,該縣先后投入資金2億多元對城區進行改造和擴建,先后完成了縣城文化廣場、商業步行街、橋頭公園、新行政中心、萬象商貿城、新汽車客運站等一批為民辦實事的市政重點工程建設及溫泉大道、平安大道、建新路等路段的升級改造工程,形成了以溫泉大道為骨干的“三縱四橫”主要街道路網,使縣城面貌煥然一新,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。象州縣城區面積從2004年的5.5平方公里擴大到2007年的6.5平方公里,城鎮化率由27%提高到32.5%;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%;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2.88%,建成區綠地率達31%。 該縣堅持城市管理工作制度化、日常化和規范化,深入實施“城鄉清潔工程”,加大對亂擺賣、亂停放、亂丟垃圾、亂張貼等多項市容市貌專項整治。去年以來,全縣累計投入資金2800多萬元,硬化街道面積3.2萬平方米,增設沿街果皮箱300多個,新建垃圾池50多個,出動干部群眾6萬多人次,清除衛生死角1500多處。 為提高市民素質,象州縣圍繞“建設小康社會,共創文明家園”的主題,突出抓好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,廣泛開展文明單位、文明行業、文明村鎮、文明社區、文明誠信企業、文明經營戶、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,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、“政府創環境、干部創事業、能人創企業、百姓創家業”及文化、科技、衛生、法律“四進社區”活動,努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、形勢政策教育,大力營造良好的道德風尚。 通過多方引導,象州縣市民的素質、文明意識大為增強,全縣培育了11個自治區級文明單位(庭院、小區),43個市級文明小區文明單位(庭院、小區)。 (廖桂富 江永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