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新聞網大連6月12日訊(記者陳創明)為了保證第三站在大連的采訪時間,全國網絡媒體遼寧行37名記者已于昨晚20時趕到了大連海濱城市。
大家來不及欣賞大連的美麗風光就開始給網站發稿,由于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,東方網、蒙古新聞網的記者病倒了。不是感冒就是腸胃不適,好在主辦方準備有藥箱,服了藥她們依然堅持著,因為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,為了不讓他們病情加重室外攝氏36°氣溫,大巴上同座位同仁沒有一個人要求開空調,有困難大家一起克服12日早上起床兩人身體恢復了健康繼續投入工作。
今天,在大連是由導游介紹大連市情況,從她嘴里吐出來的話語如珍珠句句讓人上心:大連地處歐亞大陸東岸,中國東北遼東半島最南端,位于東經120度58分至123度31、北緯38度43分至40度10分之間,東瀕黃海,西臨渤海,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,北依遼闊的東北平原。是東北、華北、華東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門戶,是重要的港口、貿易、工業、旅游城市。

新海灣廣場沙灘銅像

國外有人音樂銅像

廣場中人們鴿子融為一體

大連海灣
全市總面積12574平方公里,其中老市區面積2415平方公里。區內山地丘陵多,平原低地少,整個地形為北高南低,北寬南窄;地勢由中央軸部向東南和西北兩側的黃、渤海傾斜,面向黃海一側長而緩。長白山系千山山脈余脈縱貫本區,絕大部分為山地及久經剝蝕而成的低緩丘陵,平原低地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處及一些山間谷地;巖溶地形所處可見,喀斯特地貌和海蝕地貌比較發育。
2006年,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。 初步核算,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69.7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.5%,為1996年以來的最快增幅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208.6億元,增長10.9%;第二產業增加值1229億元,增長20.3%;第三產業增加值1132億元,增長13.6%。三次產業構成比例為8.1︰47.8︰44.1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.6%、57%和37.4%。按常住平均人口計算,全市人均生產總值42579元。
2006年,全市完成城建重點項目131項,實現投資額261.3億元,比上年增長30.3%。椒金山隧道、西部通道和勝利橋、北崗橋、菜市橋改擴建工程竣工通車。完成西北路等10條中心城區交通干道的拓寬改造,快軌金州線、201路有軌電車改擴建工程、市區至開發區應急路建設快速推進。煤氣新廠二期儲柜、制氣裝置已經完工。香海熱電廠二期1號機組投入運營。凌水河污水處理廠竣工投產,馬欄河等3座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順利。梭魚灣、砬夏河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應急處置工程投入使用,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建設加快。完成煤氣管網改造21.3公里,新建煤氣主干線22.7公里;分別完成供水管網、排水管網改造75公里和30公里;改造城市二次加壓泵站182處;改造城市居民室內舊管網5萬戶;解決城市居民用水困難8.7萬戶;新增供熱面積410萬平方米。
在大連,城市建筑風格各異:有古羅馬的柱式建筑,有流行于歐洲的圓穹式建筑,有古老的俄羅斯建筑(俄羅斯一條街)、巴洛克式建筑,有拜占庭式建筑,有日本別墅式建筑(南山旅游風情街),有中國古典式建筑。如果說希望大廈是大連建筑群中亭亭玉立的美少女,那么世界貿易大廈就是大連建筑群中風流倜儻的美男子。大連建筑古老與現代、典雅與浪漫、傳統與西洋和諧地融為一體,奏響了一曲優美動人的城市建筑交響樂。
大連海產品豐富,鮑魚產量占全國60%。大連海域海水干凈,冷度適宜,含鹽量30‰,正適合魚蝦、鮑魚、刺參、扇貝、紫海膽、螺類等海珍品的生長,營養價值高且味道鮮美,吸引了大批游客。除此之外,大連還有西餐、日餐、韓國餐、泰國餐;有中國的京菜、川菜、魯菜、粵菜、上海菜,可謂"美食天堂"。由于在大連我們只有四小時的采訪,只好跑馬觀大連了。